Chainlink 已解决的通证化真实世界资产的三大需求

金融的未来在于链上,预计将会出现数百条公链和私链,支持着总值数万亿美元的通证化现实世界资产(RWAs),涵盖通证化的金融工具及其他各类资产,如房地产、大宗商品和艺术品。

为了充分发挥链上金融的优势,通证化RWAs需具备三大核心能力。它们应该能够:

  1. 融合真实世界的信息。

  2. 安全地实现跨链转移

  3. 无论转移到哪个链上都能连接到链下数据。

作为处理过超过 8.8 万亿美元交易价值的去中心化计算平台,Chainlink 是唯一在保持金融机构所需高水准安全性的前提下全面覆盖上述需求的平台。

阶段一:用真实世界的信息丰富RWAs

Chainlink 数据服务通过密码学原理支撑起链上经济的基础。

通证化 RWAs 不仅仅是铸造一个通证,然后让这个通证代表底层资产这么简单。数字资产的主要优势之一在于它们可作为信息“容器”,然后这个“容器”可以存储银行、协议及客户交互所需的全部信息与逻辑,包括储备金证明、自动化企业行动、身份数据、主动风险管理、结算需求及每日净资产价值(NAV)等。

自从 20 世纪 70 年代中期行业从纸质资产转向电子资产以来,市场与这些资产的互动模式并未出现实质性创新。传统“静态”资产通常仅体现数据库中的标识符,信息的采集与查看通常依赖于彭博终端(存在信息不对称),风险管理则呈被动反应式,比如通过央行最后贷款人机制或清算所执行。

得益于区块链技术和 Chainlink 服务的结合,我们有机会创造出既消除信息不对称又具备主动风险管理特性的资产。我们可以将所有分散的信息和流程压缩整合进同一项连贯的资产中。

已将逾 108 亿个数据点上链的 Chainlink 服务,已成为利用链下数据丰富 RWAs 的行业标准。其中的服务包括:

  • Proof Of Reserve - 自主、可靠且及时的验证机制使得消费者、货币监管机构、资产发行方及链上应用能够监督支持通证化 RWAs 的跨链或链下储备情况。此举不仅增强了透明度,并允许实施熔断机制,一旦链下资产价值与链上通证化资产发生偏离,即可保护用户利益不受损害。

  • Data StreamsData Feeds - 依托安全、去中心化的源头,为链上市场注入包含商品、股票、外汇、指数、经济数据、商业财务、加密货币等在内的金融市场数据。

  • Functions - 任何链下事件或数据皆可同步或发布到链上,例如固定结算指令、企业行动、代理投票、ESG 数据、股息利息支付以及每日净资产价值(NAV)。这些功能的实现,进一步强化了通证化资产与现实世界联动的能力,确保其状态能实时响应真实世界的变动,从而增强资产的实用性和价值稳定性。

阶段二:通过跨链互操作性实现流动性

Chainlink的CCIP将孤立的流动性碎片相互连接起来。

银行、金融市场监管架构以及 Web3 协议逐渐意识到:未来可能出现数百乃至数千种不同的区块链网络,尤其是如果按照特定资产类别和地区进行专业化发展的话。缺乏安全的区块链互操作性标准,这将导致流动性形成孤立的岛屿效应,阻碍新链上市场的成长。

作为区块链互操作性的标准,Chainlink的跨链互操作协议(CCIP)将在类似TCP/IP的角色,不过它连接的对象并不是全球信息,而是由价值的资产——即安全地促进智能合约跨越公有和私有区块链网络的价值流转,进而构建一个价值互联网,在此之下,当满足特定条件时价值自动交换。

对于金融机构而言,CCIP 提供了一个统一的接口网关,用以桥接后端基础设施与区块链网络。如此一来,金融机构能够节省时间、降低成本、减少风险并加速产品创新,因为无需直接与每条单独的链进行对接。他们只需借助 CCIP 这一抽象层,即可实现对所有链路的接入与互联。

在最高级别的跨链安全保障下运行,CCIP 成为了资本市场上唯一符合严苛安全标准的解决方案。这也部分解释了为何 SwiftANZ 选择携手 Chainlink,探索 CCIP 在跨链通证化资产结算方面的应用。作为通用的区块链互操作标准,CCIP 赋能 RWAs(真实世界资产),使其可以在各区块链间流动,扩大了其可获得性并加深了全球市场的流动性深度。

阶段三:跨链转移时维持 RWAs 的更新以保持“金记录”

Chainlink是唯一能够安全地将关于真实世界资产(RWAs)的关键数据点传递到每一个RWA所转移的链上环境的平台。

确保资产在穿越金融市场时随所有相关资讯一同更新,对于维护“金记录”—即那些以完全精确的方式提供资产全部重要信息的单一数据点—来说将是革命性的。我们曾在 2008 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中目睹过核心金融数据脱离金融工具所带来的后果。成千上万笔按揭贷款被打包成了抵押支持证券(MBS),而购买者则盲目信任评级机构赋予各类分层产品的风险等级。由于无法轻松获取核心财务信息,许多人没有审查借款人的信用评分、抵押品水平、支付历史以及其他关键信息,更不用提评估评级机构使用的模型(这些模型错误地假设房地产价格不会在全国范围内同时下跌)。

链上金融有能力为全球市场解决这个问题,但前提是要有一个安全的区块链互操作性标准。当真实世界资产(RWAs)跨链移动时,仍然需要跟上诸如价格、身份及储备价值等关键数据点的更新。因此,我们需要一个既能提供链下(offchain)数据获取又能实现跨链兼容的安全解决方案,并且要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区块链。

Chainlink 正是通过提供涵盖离线数据连接与跨链互操作互补服务的唯一平台,同时确保达到金融机构所需的高级别安全保证,来解决这个问题。作为一个不受限于任何特定区块链的平台,Chainlink 使真实世界资产无论在哪个链上落地,都能够通过 Proof of Reserve、Functions、Automation、Data Streams 等一系列服务持续连接所需的一切离线数据。与此同时,CCIP 使得真实世界资产能在区块链间安全转移,资产发行方和持有者也能确信“金记录”将持续在链上保持更新。

驱动可编程通证转移的通用标准

CCIP将价值与指令结合在一起。

通过允许任意数据、通证以及指令之间能安全地在各条链上共同传输,CCIP使跨链可编程通证化资产转移成为可能(例如,将X资产转移到另一条区块链并将之存入某个借贷平台以获得贷款)。此外,不论通证化资产是在哪一条链上铸造,银行及资产管理公司都可以利用CCIP,通过他们现有的后端基础设施或是从单一Web3钱包,与整个链上经济生态中来自各个链条的真实世界资产(RWAs)进行互动。

本行业报告由 BCG、21Shares、Paxos、Backed 以及 Chainlink 联合贡献,全面概述了不断壮大的通证化市场发展情况。点击阅读

Last updated